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BIM模型

T/CSUS 60-2023低碳建筑评价标准PDF电子版下载

低碳建筑评价标准》(T/CSUS 60 – 2023)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和青岛理工大学主编,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设计与选型、施工与用材、使用与维护、拆除与处置、创新等,具体总结如下:

  1. 总则
    • 目的:贯彻落实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促进民用建筑绿色低碳发展,降低建筑全寿命期碳排放。
    • 适用范围:适用于民用建筑全寿命期内的低碳性能评价。
    • 原则:低碳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经济、文化、可再生能源资源等特点,对低碳建筑的设计、建造、使用以及拆除等全寿命期各阶段的低碳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 相关规定:低碳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对低碳建筑、建筑碳排放、建筑隐含碳排放、建筑运行碳排放、碳排放因子、固碳建材、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绿容率、初级活动数据、次级活动数据等术语进行了定义。
  3. 基本规定
    • 一般规定
      • 低碳建筑评价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评价对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评价。
      • 低碳建筑的碳排放强度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或管理规定的要求。
      • 低碳建筑评价分为预评价、建成评价和全寿命期评价。
      • 申请评价方应对低碳建筑进行全寿命期碳排放分析,选用适宜技术、设备和材料,并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环节进行全过程控制,在评价时提交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对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 评价机构应对申请方提交的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进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等级。
    • 碳排放计量
      • 建筑全寿命期碳排放分析应包含建材生产及运输、建筑建造、建筑运行及维护、报废拆除4个部分,各部分的碳排放分析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的规定。
      • 建筑碳排放计量边界为建筑用地红线范围,共用的能源、资源应按建筑面积占比分配,且分配方法在进行全寿命期碳排放分析过程中应保持一致。
      • 建筑碳排放计量应优先选用初级活动数据,选用次级活动数据时,应对数据来源进行核实。
      • 低碳建筑全寿命期碳减排效果分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的有关规定,运行阶段或全寿命期碳减排比例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管理规定的要求。
      • 低碳建筑应定期披露建筑碳排放数据,并提出保持或改进措施。
    • 评价与等级划分
      • 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应由设计与选型、施工与用材、使用与维护、拆除与处置4类指标构成,且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评价指标体系还统一设置提高与创新作为加分项。
      • 控制项的评定结果应为达标或不达标;评分项和加分项的评定结果应为分值。
      • 评价指标体系4类指标各自的评分项得分Q1、Q2、Q3、Q4,应按参评建筑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除以适用于该建筑的评分项总分值再乘以100分计算;创新项的附加得分QA满分为10分。
      • 低碳建筑评价的总得分可按下式进行计算,其中评价指标体系4类指标评分项的权重(W1~W4)应按表3.3.5取值。Q = W1Q1 + W2Q2 + W3Q3 + W4Q4 + QA
      • 低碳建筑划分为银级、金级、铂金级3个等级。
      • 低碳建筑等级应按下列规定确定:
        • 银级、金级、铂金级3个等级的低碳建筑均应满足本标准全部控制项的要求。
        • 银级、金级、铂金级3个等级的低碳建筑均应进行全装修,全装修工程质量、选用材料及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当总得分分别达到60分、70分、85分时,低碳建筑评价等级应分别为银级、金级、铂金级。
  4. 设计与选型
    • 控制项
      • 建筑总体规划和平面布局应有利于通风和日照。
      •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的要求。
      • 根据建筑所处区域的能源资源条件,应合理选择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 建筑造形应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 评分项
      •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 55015的规定,评价总分值为12分。
      • 合理设置天窗、侧窗、天井等采光措施,优化室内采光,主要功能房间采光系数满足要求的面积比例达到60%,评价分值为6分。
      • 采取措施改善室外热环境质量,评价总分值为8分。
      • 充分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化,评价总分值为12分。
      • 采取措施提高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评价总分值为15分。
      • 供暖空调系统设备能效等级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节能评价值的要求,评价分值为8分。
      • 采用节能型照明光源、灯具,评价总分值为8分。
      • 采用节能型电气设备,提升建筑电气系统能效,评价总分值6分。
      • 建筑设备管理系统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4的要求,并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建筑运行效率,评价分值10分。
      • 采用节水型器具,评价总分值为6分。
      • 采取措施降低装修过程材料使用量,评价总分值为9分。
  5. 施工与用材
    • 控制项
      •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中应包含碳排放相关内容,并制定合理的施工过程碳排放控制目标与减碳技术措施。
      • 应建立并实施以减少碳排放为目标的施工管理体系。
    • 评分项
      • 采用本地建材,施工现场500km以内的材料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不低于70%,评价分值为12分。
      • 选用可再循环材料或可再利用材料,评价总分值为14分。
      • 选用绿色建材,并提供建材的碳足迹报告,评价总分值为16分。
      • 采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要求的工程机械和能效等级的用电设施,并通过管理措施降低使用能耗,评价总分值为12分。
      • 施工作业区和生活区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评价总分值为8分。
      • 采取措施提高施工过程水资源利用率,评价总分值为8分。
      • 现场办公区、生活区配置用水效率不低于二级的节水器具,评价总分值为8分。
      • 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分类堆放,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效率,评价总分值为12分。
      • 采取措施减少非工程实体材料用量,评价总分值为10分。
  6. 使用与维护
    • 控制项
      • 建筑运行能耗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或管理规定的要求。
      • 建筑应设置能耗监测系统,并对各类能耗进行分项计量。
      • 建筑外围护结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外观良好无破损、开裂。
    • 评分项
      • 具有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且系统功能完善,评价总分值为15分。
      • 建筑空调系统采取节能运行策略,评价总分值为12分。
      • 制定清洁养护制度,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检查、清洗,评价分值为8分。
      • 照明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规定,采用节能控制措施,并具备自动调节功能,评价总分值为10分。
      • 建筑设有多台电梯时,采用并联设置和群控管理,得5分。
      • 采取措施提高可再生能源系统利用,评价总分值为12分。
      • 对建筑构件、设备、设施进行定期维护,评价总分值为16分。
      • 对景观绿化进行定期养护,在确保景观效果和功能的基础上,替换或补种乡土植物,得6分。
      • 制订并实施低碳物业管理制度,具备低碳专项管理功能,评价总分值为6分。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5
本站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收取管理维护费用,若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尽快 发起投诉
大小:1.3MB
格式:pdf
版权:仅供学习,请勿商用
解压密码:www.bimzyw.com
声明:本站资源全部来自公开网络购买或收集,水印不代表署名仅用于防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说明:资源均源于互联网收集整理,不保证资源的可用及完整性,仅供个人学习研究,请勿商用。喜欢记得支持正版,若侵犯第三方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版权声明》
0

评论0

请先
BIM资源网将持续为赞助用户提供更多优质的BIM学习素材~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