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BIM模型

高清DB61/T 5062-2023挤密桩法处理地基技术规程PDF电子版下载

高清DB61/T 5062-2023挤密桩法处理地基技术规程PDF电子版下载
《挤密桩法处理地基技术规程》(DB61/T 5062 – 2023)是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由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相关单位修订,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1. 总则
    • 为在挤密桩法处理地基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检验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结合地区特点,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安全适用、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制定本技术规程。
    • 本规程适用于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场地上建(构)筑物挤密桩法处理地基的设计、施工、质量检验及工程验收。
    • 采用挤密桩法处理地基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 术语:增加了松动层的名词解释,对地基处理、复合地基、挤密桩法等术语进行了说明。
    • 符号:列出了相关符号的含义,与相关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尽可能一致。
  3. 设计
    • 一般规定:地基处理设计应依据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建(构)筑物的分类及上部结构和基础设计资料、建(构)筑场地以及周边环境和相邻建筑物的情况、当地施工机械的型号和性能等资料和条件进行。挤密桩法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处理厚度宜为4m~25m,当土的含水率、饱和度或含水率不满足要求时,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挤密桩法处理地基应优先采用挤土成孔工艺,当采用钻孔夯扩挤密桩法时应专门论证其适宜性,并应采用自动送料、自动夯击、自动测量、自动记录并能远程传送施工数据的远程数据型自动回填夯机。挤密桩的桩孔直径、桩孔填料及桩孔布置应符合相关规定,设计桩顶标高以上松动层的厚度应根据具体施工工艺确定,桩顶标高以上应设置不小于500mm厚灰土或水泥土等具有一定胶凝强度材料的垫层。当需对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基础宽度和深度修正时,应符合相关规定。挤密桩法处理地基的设计内容包括成孔工艺、夯填工艺、夯填材料选择、桩距设计、处理深度及范围、承载力确定、变形计算和垫层设计等方面。对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甲、乙类建筑,以及成片的丙类建筑或缺乏经验的地区,在施工前应进行现场试验。对于需要进行地基变形计算的建筑物,应进行变形观测。
    • 桩距设计:挤密桩的中心间距应根据桩间土得到有效挤密的原则计算确定,可依据成孔挤密的方法和桩孔的排列方式分别按公式进行计算。对土桩挤密地基及甲、乙类建筑的灰土桩、水泥土桩及二灰桩等挤密地基平均挤密系数不应小于0.93;对丙类建筑的灰土(包括水泥土及二灰等)桩挤密地基不应小于0.90。一根桩承担的地基处理的面积、与相当的等效圆直径、桩的面积置换率以及总桩数可分别按公式进行计算。
    • 处理范围:挤密桩处理地基的平面面积应大于建筑物基础的平面面积,平面处理范围每边超出基础边缘的宽度应符合相关规定。挤密桩处理地基的厚度含桩顶垫层厚度,应根据建筑场地的土质、工程要求和施工设备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对人工填土或新近堆积黄土地基,当其具有湿陷性时,应按湿陷性黄土地基确定处理的厚度和宽度;当处理的主要目的为提高承载力时,挤密桩应穿透全部的软弱人工填土或新近堆积黄土层,并验算下卧土层的承载力。
    • 地基承载力: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当确无条件进行现场载荷试验时,可按当地工程经验确定或按下式进行估算。挤密地基下卧层的承载力进行验算时,应符合相关规定。当需对挤密桩法处理后的地基进行变形验算时,其变形计算和变形允许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4. 施工
    • 一般规定:挤密桩法处理地基施工的主要工序包括施工准备、成孔工艺、桩孔夯填、垫层施工等,各工序应规范运作,并应重视工序间的搭接与配合。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应按本规程表5.3.2执行,各工序完成后,应严格按其进行相应的监测与检测,并随时做好施工记录。挤密桩施工顺序宜符合相关要求,遇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成孔机械严禁在倾角超过15°的斜坡上行驶,桩机就位必须平正稳固,确保成孔过程中不致发生移动或倾斜。桩管拔出后,应对孔口做好防护,如发现缩颈、回淤等问题,应及时处理。
    • 施工准备: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建筑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建筑场地普探资料、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图及设计要求、建(构)筑物基础施工图、桩位布置图及设计要求、建筑场地及周边环境的调查资料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主要包括根据设计施工图绘制施工桩位详图、编制施工进度、机械设备、材料供应及人员配备等计划、做好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编制质量保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及应急预案等技术措施。施工前准备工作应符合相关要求,施工场地土质及其含水率变化较大或与勘察报告差异较大时,应在正式施工前进行成孔及夯填工艺试验。当地基土的含水率低于12%,或土质坚硬成孔挤密困难,影响挤密效果时,可对处理范围内的土层进行预浸水增湿。
    • 成孔工艺
      • 挤土成孔:根据成孔工艺可分为挤土成孔挤密法和钻孔夯扩挤密法,设计时应优先选择振动沉管、锤击沉管、静压沉管、旋挤沉管、冲击成孔等挤土成孔挤密桩法。沉管成孔时,沉管机械的技术性能应与桩管直径、长度、重量以及地基土质条件相适应,冲击成孔设备的技术性能应与桩孔直径、孔深及场地土质条件相适应。桩管宜选用壁厚不小于10mm的钢管,锤击(振动)沉管、静压沉管、旋挤成孔、冲击成孔应符合相关规定。
      • 取土成孔:取土成孔可采用螺旋钻、机械洛阳铲、钻斗等多种类型的钻机,其技术性能应与设计要求的孔径、孔深以及场地土质条件相适应。钻机就位应准确稳固,机体作业基准面应调整水平,钻杆应保持铅直,钻尖应与孔心对正。开始钻进或穿过软硬土层交界处时,宜低速慢进,保持钻杆垂直。在含有砖石块的杂填土或含水率较大的软塑黏土层中钻进时,应减少钻杆晃动,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并采取相应措施。采用螺旋钻机钻孔到设计深度时,应保持在该深度处空转清土,然后停止回转,提升钻杆至孔外卸土;采用钻斗钻机钻至设计深度即可停钻,直接上提至孔外卸土。施工记录可参照相关要求。

…..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5
本站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只收取管理维护费用,若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尽快 发起投诉
大小:13.33MB
格式:pdf
版权:仅供学习,请勿商用
解压密码:www.bimzyw.com
声明:本站资源全部来自公开网络购买或收集,水印不代表署名仅用于防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版权说明:资源均源于互联网收集整理,不保证资源的可用及完整性,仅供个人学习研究,请勿商用。喜欢记得支持正版,若侵犯第三方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版权声明》
0

评论0

请先
BIM资源网将持续为赞助用户提供更多优质的BIM学习素材~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快速登录